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引火烧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乔云以为张辽是个新麻烦,却不知,真正的麻烦不是张辽,而是那个最最恐怖的人物,那个她一直小心提防的人物。

    自从那天和张辽的尴尬事之后,乔云心中也很惭愧和歉意,但是为了不让张辽对自己抱有什么幻想,她选在了当晚军中举办酒会时,找机会去向他敬了杯酒,就算是致谢并道歉了。

    那晚张辽因军功卓著得到隆重封赏,几乎每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去给他敬过酒了。乔云就和别人一样,也拿了杯酒过去,先祝贺他立功受封,又感谢他救自己的性命,并且为自己梦中对他造成的伤害表示陈恳地道歉。

    她就一杯酒办了三件事,而不是选择单独到他的帐中感谢,或是约他出去散步谈心。

    张辽那天并没去找军医,只是一般的流鼻血而已,他回去自己处理了一下,就专心在帐中等着,等曹操找乔云谈完,自己再过去找她聊聊,沟通沟通感情。或是等曹操出来,他也假装恰巧出门碰上,等曹操告诉他好消息。

    果然曹操很快就出门了,他就也“碰巧”出门,但曹操和之前对他的热心笑脸判若两人,很严肃的样子打了声招呼,就匆匆走了,他被弄得更加尴尬,也就没有心情和勇气再去敲乔云的门了。

    他回到自己的帐中,分析曹操那脸色是什么意思。莫非,谈得不好?人家乔姑娘根本对我无意?

    他就想等到晚宴结束后,和乔云“顺路”搭伴一起回来,在路上和她聊聊,试探一下她对自己是什么印象。可是一晚上不停地有人敬他酒,他成了宴会的中心了,根本没得空注意乔云是什么时候走的。直到最后结束时,他发现只剩下很少的几位要员还陪着兴致未尽的曹操。

    就这样,错过了当天的“趁热打铁”契机,张辽再没找到机会接近乔云。乔云每天不是把自己关在帐中睡觉,就是一个人出去舞剑,行踪不定,也不与任何人往来。

    张辽的空闲也不多,虽然只是战争的收尾阶段,但是他在曹操那里地位特殊,商议什么事都少不了他。逐渐地,就都把这件“婚事”又给放下了。

    这天,曹操带几个得力人手巡视,走在海边,眺望一望无边的大海,曹操心生豪迈,诗兴大发。站在岸边,他信口吟诵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好诗啊,丞相!”众人交口称赞。

    乔云也随行其中,她以前也会背诵这首诗,不是在课本上,而是很小的时候,还没进击剑队之前,有一年父母带她去北戴河旅游,景区的岸边就刻着曹操的这首诗,旁边还有毛主席的那首《蓝淘沙?北戴河》。

    当时她才只有几岁的年纪,根本不懂这两首诗的意思,甚至连子都不认识几个。她父亲就一句句地念给她,让她背诵下来。结果,她就跟着父亲边走边背诵,一路走下来,竟然都记住了。

    这两首诗就一直在她的记忆中,平时也不曾多想起,就如她背诵的其他诗篇一样。可此刻,亲历了这场艰苦卓绝的乌桓之战,亲眼目睹曹操“东临碣石”的豪迈,她真的感同身受,觉得这首诗吟诵出了每一位亲历战争者的共同感触。

    那天回到帐中,曹操吟诗的一幕总在她的眼前浮现,脑海中还总和她后来见过的景区中的大海画面作者对比,不禁更加感慨。

    她就在书桌上铺开笔墨,默写下了曹操的《观沧海》和毛主席的《蓝淘沙?北戴河》。写完,心情慢慢平静了,她也就把这件事随那几页稿纸一起,放在了一边。

    其实,乔云在写毛主席的诗词时还是动了些大脑的,她也怕万一被人看到有所不妥,对其中过于敏感的字词稍微改动了一下。

    这天,乔云又一个人出去舞剑。曹操得空,来看看她。

    曹操这段时间心里都把这个女孩当成很贴心又暖心的家人一般,军中劳顿,有分家人的温暖总归是好的。他还曾想,女孩子果然是比男孩子体贴多了,这个才认识几个月的“闺女”,都比养了十几年的儿子更让老夫心里舒服呢。

    曹操推门进账,见里面没人,就坐在桌前,信手翻看乔云写过的字迹。当看到两幅诗稿时,他被震撼了。

    自己的那首《观沧海》旁边,还有一首,他拿在手上,朗诵起来:“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若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御篇。萧瑟秋风今正是,换了人间。”

    天啊,这一首,比老夫的那一首更加大气磅礴,壮阔豪迈。这是乔云她一个小姑娘写的吗?她怎么会有如此的豪情壮志,仿佛内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