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需使其疯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靖忠提起此事也有些小心思,他陪伴皇帝多年,最是知道皇上一刻也闲不下来,天天不是扑在政事上就是扑在学业上,以前有太上皇带着他玩还好些,他总不会违逆太上皇的意思,太上皇走后,太后又管不住他,他就成天殚精竭虑了。这么大了,连宫女都还没正眼瞧过几眼,当年太上皇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已经会瞧着宫女姐姐们可劲瞧了。

    如今皇上将将才醒,余毒未清,刘靖忠不想他用脑太多,便提起了那宁家闺女这不大烧脑的事。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些大人欺负一个小孩子,显得事大而已。真正可能对那宁家闺女有性命威胁的几路人马才是他们重点盯梢的。见皇上有了了解的欲望,刘靖忠当下赶紧把这件事说了,末了还说了一句:“那卢家我瞧着似与王家还有些勾结,就不知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勾结的了。”显得自己很为此事困扰似的。

    年轻的天子不知是睁眼难受,还是听说是这两家人放松了心情,又缓缓地阖上了眼,轻飘飘反问了一句:“有区别?”

    刘靖忠一个激灵,回道:“皇上说的是,已经没有区别了。”宁世安死后,他们的人赶着追查线索,一面要找回随着宁世安消失的人证物证,一面还要查证宁世安遇劫匪时的一系列蛛丝马迹,着实兵荒马乱了一阵子,以至于没注意到有人竟连一无所知的遗孀都不放过。等他们找到人证,竟然就传来了宁夫人亡故的消息。

    外人都道是宁世安夫妇感情深厚,所以宁夫人经受不住打击,被一场风寒夺去了生命。但他们一听了就知道有蹊跷,再情深意重,也还有个未成年的女儿,难道就这样撒手人寰不管了?

    这一查,果然就查出了问题。

    刘靖忠见皇帝皱起眉抓了抓被面,便知是哪里又疼了,这毒还是有些后遗症的,也许睡着了比醒着要舒服些。刘靖忠决定待会问问太医们加了安神的药没有。但皇上这会还醒着,要听他说事,他也不能让皇上就躺着自己什么也不说,光躺着注意力说不定就全在痛点上了。

    刘靖忠心中转了转,带了些笑意说:“说起来,宁家闺女那舅娘倒是个妙人。”

    “哦?”

    “外界都说那是个吝啬泼辣妇,自宁夫人亡故之后,她就把她们宁家还跟过来的忠仆全散了,连自家的下人帮仆也全都遣了。也不知她是察觉到了古怪,还是歪打正着,这下仆一股脑全遣完了,只留了他们自家人,外面人倒还真的一时半会插不进手去。要不然,恐怕等我们反应过来,那宁家闺女说不定也已经没了。”

    周和璟听着没有表态。刘靖忠也不在意,本就是要皇帝不要这会子刚醒还想太多的,便拿了些妇道人家的事说给他听。

    现在就他们查下来的情况看,那宁夫人虽然不是王家毒死的,可宁世安的暴毙却与王家有着不可言说的关联,当日宁世安要将人证托付给王永年,若非那人证机灵,瞧着情况不对提前跑了,只怕也和宁世安一般已是个死人了。他们如今只是还没掌握足够的人证物证证明宁世安是为王永年所害,但逻辑链已经相对比较清晰了。

    刘靖忠知道,皇上有个拉清单的小黑本,还是他刚登基那年,朝臣阁老欺他年幼,太上皇手把手教他玩的。约莫是些“你看不惯谁,你就把他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为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和和话记下来,过个几年看要是这人还那么讨厌,就说明这个人欠收拾”之类的话,再多刘靖忠也没听见了。早年刘靖忠有幸漏过一两眼太上皇和皇上一起鼓捣的那个小黑本,见过曾经权倾朝野的李阁老的名字。虽然不知那上头具体写了些什么,但李阁老的曾经和现在他还是看在了眼里。

    那是个家中连阡陌,但要求皇家过得简朴,把内帑都拿出来贡献给拮据朝政的家伙。以至于先帝有一段时间特别艰难,灾年天下不太平,到处需要救济,内帑都拿出来填朝政的窟窿了,一说收商税矿税李阁老就带头激烈反对,几乎是指着先帝的鼻子骂他横征暴敛了,先帝让他李阁老给方案,就是提议加田税,说是农户甚多,再加点也扛得住。

    周家就是自田间起的家,□□爷被各种赋税田租压得地都种不下去了,只好纠集乡民揭竿而起了,还让他成了。因此当皇帝这一脉都不太愿意去加农户的税,毕竟压得狠了,再有个揭竿而起,就算成了死的也是他周家人,百官们换个人跪拜没有多少压力,世家大族们都蓄有精锐家丁私兵,首先保障自己安全没什么问题了,乱世中虽然锅碗瓢盆都有可能被打烂,但瞅准了也能发战争财、国难财,换个皇帝照样活得风生水起,说不定还能活得更好。所以世家大族们并不太在乎农户如何,皇家反而要在乎。

    先帝自是不肯在这六月飞雪的天灾关头加田税,两厢僵持不下,窟窿却越来越大,最后闹到皇后要领着后妃宫女织布刺绣养家的地步。那李阁老还特地赞扬了皇后一番,称其身为皇家人不忘民风,重捡男耕女织之德,可为万民典范,又催着先帝不要光下罪己诏光说不练,赶紧禅位。先帝仍与之僵持,不久后贤惠持家的皇后就烧死在了自己宫殿里。

    皇后宾天后,先帝那和百官作对的劲头似乎也没了,还是禅了位,今上登基第一年,还是加了田税,去填那个天灾出流民灾民的窟窿。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让一批种田的去救济另一批连田也种不下去了的。

    但是没几个有大家大业的人会去反对。

    大家仿佛都瞎了聋了傻了,纷纷称赞年仅五岁大部分时候连朱批都还要人代笔的皇上圣明。

    前些年,李阁老的家抄了,皇上从他家中的地契里挑了几张中等田出来,重新赐回去,每户三亩地按户分给他们,判他阖族五代内不可举官,不可从商,限为农户,令他全族男耕女织五代,好好享受一番田园之乐。

    刘靖忠小时候也苦过,没苦过谁会来当这断子绝孙的太监呢?他看着李阁老的下场,也暗搓搓想过,如今李阁老一族只怕最恨的就是那些一有财政困难就嚷嚷着加田税的官老爷了吧。

    刘靖忠一直觉得,这必然有那小黑本的功劳,若不然,当时皇上年纪还小,如何能将这些旧事恩怨记得清楚了。

    因此他暗暗猜测,王家此番反水,令皇上痛失宁世安,只怕已经上了那小黑本,只等着将来拉清单了。

    少年皇帝的声音又缓缓响起来:“让你的人先好好看着,别让人在自己家乡出了事。生活上若有需要关照的,也关照一下。她个小姑娘怎么赚钱的,你们悄悄地让她多赚些就是。卢家应是找人撒气,不会一直盯着个小姑娘,最终还是会把目光调转到云贵那边去。王家是为什么要在这儿出头,我却没想明白,还需好好查一查。”

    刘靖忠眼见着皇帝想多了,便斟酌着进言:“老奴觉着,会不会是因为宁世安那闺女记性太好了,给王家怀疑上了?”

    “哦?记性好,好到什么程度?”

    “好到可怕……”刘靖忠又压低不少声音,细细说与周和璟听。不知不觉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