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唐太宗大封诸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李世民早朝下后,回鸣凤宫用罢午膳正在休息,这时公公来报:“长孙无忌觐见。”

    李世民心想到:“长孙无忌进宫,肯定是来谈朝堂上刚颁布诏命的事。”于是同意觐见。

    一会长孙无忌进鸣凤宫,便问:“圣上肯定明白我这次进宫的目的吧。”圣上点头称是。

    长孙无忌直接说道:“功臣们披荆斩棘事奉圣上,如今海内安宁统一,为什么把功臣们抛弃到外地去,这与迁徙有什么不同!”

    李世民解释说:“裂土分封功臣,是想要功臣的后代子孙,辅佐朕的子孙,共同长久地相传下去,而功臣们不理解却发言埋怨,让朕感到非常遗憾。”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对他的谏言挺恼火的,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于是就辞别而去。

    李世民本来以为给宗室及功臣分封做诸侯是一件大好事,结果搞夹生了,心情非常烦躁,于是就命令身边公公:“去请袁天纲进宫陪朕谈论谈论易学。”

    公公答道:“诺!”于是领命而去。

    过了一段时间,袁天纲进宫。

    李世民一看到袁天纲,紧缩得眉头才舒展开,说道:“袁爱卿,近来看了哪些什么书籍,给朕说来听听?”

    袁天纲赶紧回答:“最近在看《史记》。”

    李世民舒了一口气:“噫,看《史记》有何心得?”

    袁天纲答道:“汉高祖刘邦坐天下后,遍分封宗室子弟及功臣做诸侯,寄希望是拱卫朝廷。结果没几年,韩信、英布、卢绾等功臣诸侯都纷纷造反了,汉高祖还因平定叛乱时中箭得病而亡。在汉高祖逝后四十一年后,宗室诸侯也发动了七国之乱,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景帝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叛乱。”

    “噫!”李世民听罢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袁天纲这小子非常聪明,用史记以古讽今,劝谏今日朕所下的分封宗室及功臣的诏书。

    “袁爱卿,汉代的宗室及功臣既然做了诸侯,为何要冒着辜负皇恩及杀头的风险造反?”李世民接着问道。

    “因为这些宗室及功臣一旦做了诸侯,掌握了封国内的土地、行政、财税、军队等资源,成了一方藩镇,就有了跟朝廷叫板的实力。朝廷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就必须想尽办法抑制这些藩镇的权力。而这些藩镇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就会拼命的造朝廷的反。中央和藩镇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局。”袁天纲继续说道。

    “藩镇?难道本朝也会出现藩镇现象?”  李世民疑惑问道。

    袁天纲一听圣上这么说,就想到118年后,李世民的重孙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虽然后来平定了叛乱,但地方就形成了藩镇,直至唐朝灭亡。如果圣上现在实行分封制,唐代就会提前一百年出现藩镇。

    “袁爱卿”李世民催问道。

    袁天纲马上收回一下思绪。暗道:“我是穿越到唐代的未来人,虽然我非常清楚唐代发生的历史,但不好明白告诉李世民,只有利用易学给圣上打哑谜暗喻好些。”

    于是,袁天纲就斩钉截铁地说道:“恕臣无罪。臣认为如果圣上今日下诏分封宗室及功臣,本朝藩镇现象就会立竿见影。”

    “那有何方法杜绝宗室及功臣造反?”  李世民继续问。

    “可以借鉴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袁天纲答道。

    “对呀,朕怎么没想到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的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替代削藩令,完美地解决诸侯尾大不掉问题。”

    李世民一边点点头说,一边思索着:“袁天纲这小子不光会相面、堪舆之术,还精通帝王术。看来朕过去小看了他。”于是,大封功臣的诏命暂缓颁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