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章十:赠墨刀师徒巧论方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严格恪守。”子墨恭敬回道,并将四点又重复了一遍。

    赤松子点点头:“我也知你现在心性,当不会胡乱使用,只是当人成长中,权力与欲望往往会使人迷失本性,因此,一旦你手上有了权力之后,行事决定前,定要仔细回想这四点,也是为你以后修为精进大有好处。”

    子墨点头称是。

    “另外,这刀之所以打造这么长,也是方便真正的战场厮杀使用,战场上,千乘对决,矛戈相向,兵器长些有一定优势,一寸长一寸强。但凡事有优就有劣,长兵不利回转,长刀不易近守,一旦有人持短剑近身,将不利于长刀发挥,但我观你使用自制的木刀演练刀法,似乎你也注意到此点,施展时,自有一套套路,倒是不错。”

    赠刀、训话完毕,子墨复又用布将刀包裹好,抗在肩头,师徒二人,离开徽山。

    公元前469年初夏,子墨十二岁,获赠宝刀‘墨刀’,此后墨刀也成了墨家的象征。

    “师父,我们这次是要去哪里?”路上,子墨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随为师学艺三年,很多时候都是你独自学习演练,实战经验欠缺,此次我带你去进行一次实战,顺便走出徽山,让你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师徒二人一路西北方向行进,沿途赤松子将一些行走江湖的注意事项也讲给子墨,子墨一一记之。

    这一日,行出离徽山百里地段,来到一个叫亢父(今济宁城南)的城邑,日上中干,正是吃午饭的时间,师徒二人寻了一家酒馆,找座坐下,那掌柜的眼尖,一见有客人到赶忙拎着一壶热茶,肩搭毛巾笑盈盈的走来,招呼道,“二位客官,可要吃点什么?”

    这话却是问的子墨一愣,半天没缓过神。看向师父,疑惑的问道:“师父,您听明白他说什么了么?”

    赤松子哈哈一笑:“子墨,这就是出门第一课。平日里,你待在自己家乡,十里八村说话都能听懂,交流自如,可天下之大,远不是一个乡村可比,这地域不同,也就产生了语言的差异,书中很少有讲解这个的,因此你从书本中是学不到的。”

    “那该如何是好?师父,您能听得懂么?”

    “天下之大,为师怎么可能都走遍,这不懂没关系,可以学。这还是离你的家乡不远,语言尚且偏差不大,若是你到了吴越之地,那偏差完全颠覆你的想象。不同语言如何交流呢?首先,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就比如这位掌柜,看到我们进来,所问话语,自是与吃饭有关,你只需仔细辨听就是。”说完,看向掌柜,“这位掌柜,麻烦你再说一遍刚才的话语,我这徒弟第一次出门,比较好奇。”这番话,赤松子却是用与那掌柜口音接近的话来讲述的。

    这掌柜一听,也是很高兴,又将刚才的话语说了一遍,果然,这一次子墨捕捉到了一些信息点,嘴里嘀嘀咕咕学着掌柜的话。

    “还真有意思,掌柜大叔,您刚才是不是问‘你们要吃什么?’”子墨品味了一番掌柜的话,问道。

    那掌柜却是见多识广,很容易就听懂了子墨的问话,笑呵呵的说道:“这位小哥,你说的不错,正是这个意思。”

    这一次,子墨仔细听那掌柜的话,嘴里又重复了几遍,笑道:“掌柜大叔,你可真厉害,我说的话你也能听懂。再问下,你刚才回答的是不是‘你说的对,就是这个意思’?”

    “你这小哥,真是不简单,这么快就能明白。我可不能和你比,我是开酒馆的,南来北往的客人,见识的多,听的多,一点点就明白的,哪像你,听了一遍一琢磨就明白。”

    又闲聊了几句,赤松子点了两盘菜,要了几个馒头,就着热茶,师徒二人饱餐了一顿。

    吃饱喝足,师徒二人又坐着休息了一会儿。

    子墨突然想到了什么,笑嘻嘻的问道:“师父,我突然想起一事。”

    “哦?是何事?”

    “我听人讲到道家老子曾任职周都,后云游西行,行至函谷关,遇到了关尹子,这关尹子请老子留书,老子留下《道德经》方自西去。可是老子乃是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可那关尹子,却是秦国圭阝县(今天水市人),这地隔万里,语言必然偏差极大,这老子以苦县口音如何与关尹子交流?真是奇怪,难不成老子说苦县话,关尹子说圭阝县话,各自理解么?”

    “额?”赤松子满脑黑线,用手敲了一下子墨,“你这脑袋瓜子整天竟瞎琢磨,刚才不是说了么,见识多了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嘿嘿,就是想到了感觉挺好玩的。这个还不像两国交往,可以找个精通两国的人做语言传递者,这纯属个人之间交流,总不能先学会对方的语言再交流吧,那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请个中间人也不现实。”子墨自言自语,越想越有趣,忍不住自己乐了起来。

    那赤松子听着子墨的胡言乱语,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也忍不住笑了。最后忍不住开口道:“莫要再胡想了,古往今来,但凡有名的学者,大都游历天下,这其一,是为宣传自己学术思想;这其二,也是为见识各地风土人情,根据不同区域人的习俗,完善学术;这其三,也为学习不同领域的语言,语言是传递思想的直接工具,只有熟悉一个地域的语言,才能将自己的思想传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