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泉州消息 承乾学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他人暂时没有办法,也只好点头同意。

    王雄见都没有意见:“那好,大家回去商量一下,各家出多少利益,明日一起去镇国公会会这个镇国公。”

    李承乾现在被封为太子,整日的泡在穆星辰的书房和藏书阁,就连吃饭都需要人送。

    “学习当注重知行合一,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样整日泡在书里,没有实践,到头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一无是处。”

    李承乾依依不舍的将手里的《水经注》放回书架。

    “学问学问,说的是不懂就要问,边学边问,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此可见对于学问不光是读的多就可以了,还需要理解。你刚来是我问你的三个问题,你可能回答?”

    李承乾小脸微红:“学生查遍史书,看过各类记载,多为为富不仁,对于民贫,民恶,却始终没有答案,望老师指点。”

    穆星辰点点头:“今日我再给你上一课。”

    说完提起桌上的笔,李承乾连忙将纸铺平,站在一旁磨墨伺候。

    穆星辰想了想,写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落款写上:

    徒承乾欲学治世之学问,特赠《师说》于武德九年十月。

    文字飘逸却不失工整,既有行书韵味,又有楷书的风骨。

    大开书桌的抽屉,将一枚刻有“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大印盖在上面。

    李承乾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多谢老师赠字,学感激不尽。日后定当遵循老师教诲。”

    想到历史上的李承乾因为造反被贬:“希望你好自为之吧人生的路,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条没法回头的路。以后做事做人,当三思而后行。”

    李承乾行礼:“谨遵老师教诲。”

    穆星辰点点头,现在的李承乾,还是一个孩子,只要教导的好,以后不失为大唐的一个盛世明

    穆星辰想了想,看着李承乾:“那三个问题按理说这是无解的,但换个角度来说,也很简单。民贫于无教,民富而不仁为教不足,民恶始于贫、君暴、教不足。”

    “管子《牧民》中提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民贫则教,民富也教,民恶始于贫,民贫则使其富,富于教而知礼仪,是为教化。”

    “而教化于民,于国于社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好了,今日的教学就到此结束,你既然已经看了那么久的《齐民要术》,我这有一个东西需要给百姓推广,就你去吧。”

    说完,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纸上画着一副犁。不同于大唐现在使用的犁。

    接过纸一看,李承乾有点懵:“老师,这是?”

    “此为曲辕犁,至于作用和用法,我已经写在上面了,这就是你接下来的课业,希望明年开春前大唐能够用上这东西。”

    说完,穆星辰背着手走出了书房。对于曲辕犁这个需要大唐后期才出现的东西,提前拿过来用丝毫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