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波谲云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何安排。

    礼部为这个事情头都疼了,多少年没有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礼部官员换了都不知道多少茬,眼下可能也就廖太师几人是真的参与过前朝“泰山封禅”的。礼部上下头发都不知道掉了多少,眼下见天在地翻书在找前朝有什么可稽考参照的。

    朝堂上心知肚明,都知道这次封禅不过就是为了新太子造势,若不是为了周恪礼,何必弄得这样大张旗鼓。

    不过圣上的一番良苦用心落在不少人眼里反而成了新太子无能的佐证,虽然朝堂上自然没有人敢讥讽太子,但是民间多的是好事之人,就是拿砍头下狱去吓唬人,也免不了奚落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甚至传到了周恪法的耳朵里。

    这些还巴望着温贤太子的无知小民,他们知道温贤太子染了疯病吗?这天下何时可以有一个有疯病的皇帝了?

    周恪礼回忆起那浅白色的仿佛上好白瓷的脸如何在地上摩擦,嘴角压抑不住地勾了起来。

    “父皇,儿臣有一言请奏。”

    “哦,太子有何想说,不妨道来。”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儿臣虽知此言冒昧,不过想起兄弟往日之情深觉不可不言。父皇既然已经大赦天下,望父皇能宽赦罪人周璟。”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死寂。廖清河神态微微变化,默默看向周恪礼的方向,随即垂下头并不多言语。

    一阵沉默之后,只听得御座上一声轻笑:“太子往日雷厉风行杀伐果断,却不是这般宽柔性格。怎么今日倒为那罪人说起话来了?”

    周恪礼听闻圣上语气中没有嗔怒之意,暗自松了一口气:“儿臣近日深觉往日治学不足,遂研读《易经》《尚书》,以效先贤之德。前些日子儿臣见《易经》中有一言‘君子以赦过宥罪’,深以为然。周璟之罪,虽九死而不得偿,然兄长之智,却也实在非常人所能企及。儿臣既接下东宫之位,便要为天下生民而计长远。周璟为不世之才,让其幽禁于冷宫之中而不得用,着实可惜。”

    圣上讳莫如深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好一会轻声笑了起来:“太子良顺,我甚是欣慰。那周璟乃是静言庸违,象恭滔天之人本不该宽赦。然而既然太子宽仁,我也便把这人情送给太子做了。即日起宽赦周璟之罪过,允其在京中行动,待朕察其确有悔改之意,再作宽赦。”

    周恪礼欢喜地一拜,欣然答应:“父皇厚德,天地亦感念于心。在此厚恩之下,纵使千古罪人也当改头换面。”后排诸官员见太子如此,随即也站起身俯身叩拜谢恩。

    圣上在御座上朗声大笑起来:“不是只有朕的宽赦便是万事大吉,既然是你打头要放了周璟,你就要负责约束他。从前他是兄长你是胞弟,但是眼下你是太子他是罪臣。若他再有什么不臣之举,我可要治你的罪啊。”

    “儿臣谨记在心。”

    ·

    “真没想到明昭太子居然会为温贤太子求情。”“是啊,当初温贤太子落难,他多次喜不自禁,怎么的眼下便善心大发了?”“人无常恒,莫非经过这一段时间,这明昭太子成长了些许,心境也开阔了?”

    裴公道微微摇摇头,拱手朝廖清河一拜:“老师,明昭太子此举着实突兀,又恰在泰山封禅大典之前,晚辈恐其中有诈啊。”

    “公道所言极是。”廖清河在主座上微微点头,捻须思忖片刻,“明昭太子素来不容温贤太子,温贤太子被禁足后还曾多次去温贤阁折辱其兄长。此时明昭东宫之位未稳,却又为其求情,着实不大合理。”

    裴公道仔细思索,抬手建议道:“眼下我等在此思索也不得法,正好圣上下令解了温贤太子的禁足。老师乃是太子太傅,出于师生情为温贤太子洗尘也合乎礼数。不如老师借此机会同温贤太子商量此事,或可得解。”

    廖清河欣慰地点点头,目光里很是欣赏:“与其自顾自猜测不如光明磊落借机商量。此法甚好,便依公道之言。如此,待圣上诏书颁布后,我便以昔日老师之名为恪己在私宅中办一场洗尘筵。眼下温贤太子还是戴罪之身,此事不宜铺张,诸位不可同来,只公道、子帆二人即可。”

    席间一片应答声。

    廖清河捻须微微叹息一声,目光里流露出些许柔和的怜惜之意:“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此番温贤太子也是真是遭了九死一生之难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