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新婚后的新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了。

    王琳无奈的对李大石说:“快吃,吃完了饭带我去看看咱家的地。”

    李大石听话的低头猛扒饭,王琳很无语自己又不和他抢,用的着这样吗?

    ***

    饭后,李大石自觉地叫王琳坐在堂屋休息,自己捡了碗筷去灶房收拾,由于王琳昨晚叫李大石收拾的很惨,现在还腰酸背痛,所以就随他去了。

    今天是阴天,不用担心王琳被晒着,所以收拾好后,李大石关上大门就带王琳去看自家的地。

    走出院门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一米来宽的路,山下是一亩亩农田,农田的右边是一户户人家,此时王琳才知道原来他们住在半山腰上,而且比周围的地势还要高出一丈多。他们家坎下还有一户人家,据李大石说这就是李河李大哥家,李河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今年二十有三,五年前就娶了离大河村有两个多时辰的路程的张家村的张花李张氏,现在有一个五岁大的女儿李小花和一个四岁大的儿子李小河,李河一家人不会像大河村其他人一样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一个不祥之人,所以他和李河很要好,王琳想冲着李河一家对李大石好这点就应该和他们家搞好关系。同时也很心疼李大石,从小一起长大的人都已经儿女成群了,而他现在才成亲,自己以后一定要加倍对他好。

    出院门向右走5、6丈远下个一丈来高的坎就是两亩水田,李大石说这两亩都是中等水田,今年收了2石6斗稻谷,还没有缴纳赋税,要等秋收后一起缴(这里10升=1斗;10斗=1石;1石=188.8斤)。

    现在水田已经用李河家的牛耕了,就等王琳回门后再种上冬小麦。水田的尽头有一条宽9尺即3米,深6尺即2米的山泉,村里人都叫这山泉为山河,山河顺着山势蜿蜒向山脚下的大河流去,就算在夏天涨水的时候这条山河也不会漫出岸边,山河对岸大概离岸边有3、4丈远的坎下大约有5、6户人家,山上的人家都吃这条山河里的水。坎下平缓的河岸上架着一座木桥,两岸的人可以通过这座桥相互往来。王琳家水田边的河也很平缓,可以在这里洗衣服、打水吃。

    向左走6、7丈远下个一丈来高的坎就是两亩相邻的旱地,旱地的上方是两亩坡地,旱地里种着玉米,等到九月初玉米就可以收了;两亩坡地一亩种着黄豆,另外一亩种着半亩花生、半亩红苕。这里黄豆可以用来榨油,花生可以卖钱。在这里王琳还没有发现有种土豆的,应该这里的人还没有发现土豆吧。旱地的外面是一条上山和通往山下村里的路,到李河家也要通过这条路。

    ***

    王琳想现在这个家一共有六亩地,一年可收十多石粮食,光是口粮就有6石多,就自己和李大石两人一年有4石多口粮就够了,而现在6石多口粮那是绰绰有余,可以不用担心饿肚子。李大石说往年他每年都要卖3石口粮,现在这个家多了一个王琳所以以后他就不卖粮食了,把粮食都留下来自己吃。当李大石说出这句话时王琳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古代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就是卖粮食。

    他们两吃不完的粮食就可以存起来,当新粮出来时就把旧粮卖了买新粮存上,万一那年收成不好也不用担心没粮吃,这样的话他们就要挖一个地窖专门来存粮。

    “大石,要不咱们挖一个地窖专门用来存放粮食,有地窖也不用担心粮食放久了会坏,你觉得怎么样”

    李大石想想如果以后不卖粮食,那家里就没有地方堆这么多的粮,而且家里粮放多了也不保险,就点头答应:“行,等有时间我就来挖一个,现在我们就想想在那里挖,挖一个多大的?”

    王琳点头,这是应该认真的想想。

    到家后,李大石又领着王琳前院、后院看了一下,后院有个半亩左右的菜园,靠近杂物房这边是一块很大的空地,充当了后院的院子,后院紧邻着峭壁,峭壁很是坚固,不用担心下大雨发生垮山和泥石流,保证了王琳一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杂物房和灶房的外边靠着墙壁堆着一排高高的柴火,这些柴火足够度过这个冬天,柴火上方还搭着一个茅草顶,可以防止柴火被打湿。

    ***

    晚上睡觉时李大石欺上来紧紧地抱着王琳,身下的灼热抵着王琳的大腿,嘴里讨好的叫着:“媳妇儿,媳妇儿……”

    王琳看他一副精虫上脑的模样,气恼的说:“今天晚上不行,我全身还酸痛着。”说完,看李大石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接着说:“明晚再给你,好不好嘛?”

    李大石只得紧紧抱着王琳,“媳妇儿,说好了明晚给我吃肉啊!”

    看见王琳点头,才说:“媳妇儿,睡吧。”边说边看着自己的小兄弟,在心里安慰:兄弟,今晚你就忍忍吧,明晚就可以吃肉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