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1、 暗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对于刘玄不乘昆阳、宛城大捷迅速挥军北上,而是在宛城大会诸将,刘秀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必有文章,反

    复提醒大哥注意安全。

    可惜,刘縯并没有在意。

    这时候,舞阴王李轶的变化也没有躲开刘秀的眼睛。

    李轶作为李通的从弟,曾追随刘縯、刘秀共同举兵,目前是更始新贵。他不仅是个好事的、不甘寂寞的人

    ,而且为人非常势利、惯于见风使舵。

    现在,眼看更始政权的初次权力分配已成定局,刘秀兄弟受排挤,他早就倒向了王匡、刘玄、朱鲔等人,

    经常向他们献媚(谄事更始贵将),并且与朱鲔的关系特别要好,经常跟他鬼鬼祟祟地搅在一起。

    刘秀认真观察分析之后,提醒大哥:“这个人再也不能相信了。”

    (此人不可复信)

    刘縯又不以为然。

    有一次,刘玄大宴诸将。按照预定方案,王匡、刘玄要在这个场合解决刘縯。

    因为刘縯确实太优秀、人气太旺,现在顾不得找理由了,必须赶紧把他毁了。

    不好意思刘縯,我们外斗虽然外行,但内斗还是很内行的。

    当着众人的面,刘玄故意与刘縯拉家常、套近乎,还要刘縯解下所佩带的宝剑来看看。

    汉时,男子佩带宝剑、美玉已成风气,宝剑好比英雄,美玉则被比作君子。如果谁的佩剑、玉饰很抢眼,

    说明他很有情趣、很有风度。

    单就佩剑来说,剑刃的锋利、造型的别致、装饰的精美,既是一种时尚和爱好,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

    征。

    我们没有见过刘縯佩剑的原物,以他的好武善战,想必是剑中的上品。

    这不,一见刘玄要看自己的心爱之物,刘縯几乎不加思索,取下来宝剑让人呈上。

    刘玄接过剑来,装模装样象一回事儿似的把玩、欣赏。

    正在这时候,按照预定方案,一位名叫申屠建的绣衣御史向刘玄献上玉玦。

    这个针对刘縯陷阱的预定方案是这样的,刘玄接过玉玦应该举起来,然后附近的武士一拥而上,立斩刘縯。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刘玄接到玉玦后并没有举起来,下面的戏也就没有按照预定的剧本演。

    (更始取伯升宝剑视之,绣衣御史申屠建随献玉玦,更始竟不能发。)

    至于为什么刘玄在关键时候掉链子,史家有不同的猜测。有的说是刘玄怕刘縯,到跟前了心虚;有的说刘

    玄厚道,不忍动手。

    刘縯则认为,刘玄懦弱无能,怕自己。

    刘玄没有发令,武士当然没动粗。散场后,刘縯大模大样地走了。

    不过,我想,当时参加宴会的人们除了喝酒喝大的,或者故意装傻瓜的,都应该能嗅出火药味儿来。

    比如,刘縯的舅舅樊宏也应邀参加了宴会,他看出了其中的杀机。

    散会后,樊宏就连忙对这个大性子外甥说:

    “当年项羽在鸿门设宴见高祖皇帝(指刘邦)时,谋士范增在酒席上向项羽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就是示意

    杀掉高祖皇帝。今天,申屠建的表现,难道看来不也是不怀好意吗?”

    (昔鸿门之会,范增举玦以示项羽。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

    刘縯听了,仍然不以为然,一笑了之。

    有的史家在分析这段历史时,认为刘縯的粗心大意酿成杀身之祸,这当然有道理,但也不尽然。

    因为一个人再粗心,也不可能明知有杀身之祸而不用保全之策,何况刘縯。

    打个比喻,一个人如果明知道有一块要命的砖头砸来,偏偏不躲,那么他的脑子里一定进了太多太多的水。

    更多的情况是,人们身处危险中但却并不知道有危险,这就有个认识水平问题。

    刘縯由于过分自信和认识水平所限,并没有看到自己被人招呼了,没有看到自己脚下的陷阱已经挖好、绊

    子已经支好,所以,他才轻信王匡、刘玄等人,面对刘秀、樊宏的忠告固执己见。

    而刘秀则不同,他看人识事洞若观火,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是一般人比不

    上的。

    虽说“祸患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但这个“隐微”之中的“祸患”,始终没有逃过刘秀的眼睛

    ,他再三提醒大哥注意安全。

    可惜,刘縯太自信、太固执,他认为联军中没有人敢对自己下手。

    可惜,刘秀新婚不久即被支开,被派出差北上,去攻城略地,因为更始政权刚开张,粗活儿、重活儿多的

    是。

    这时候的刘秀,除了反复提醒大哥,他还能做什么呢?

    事情正如刘秀判断的那样,大体上还是按照王匡、刘玄等人的预定方案发展的。

    王匡等人要暗算刘縯是铁了心了,只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用什么方法上,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

    握,至于理由嘛,好办。

    在上次宴会上,一切都设计好了,由于刘玄的优柔寡断错失机会。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我们铁了心,刘縯被黑掉只是时间问题,理由随便一抓一大把。况且话又说回来,难

    道搞阴谋诡计还要理由嘛?

    暗算一个人的理由也往往有很多,别管能不能见人,特别是所谓的理由纯粹成了借口的时候,可以说俯拾

    即是。

    该来的还是来了。

    刘縯手下有个爱将,名叫刘稷,也是刘氏宗室、家门的亲戚。他勇冠三军,能征惯战,经常冲锋陷阵,有

    众人难挡之勇,跟着刘縯立了不战功少功,名声也很响亮。

    不过,他与刘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嫉恶如仇、心直口快。

    具有这种特点的人是很容易被暗算的。

    几个月前,刘稷正在鲁阳(今河南鲁山)率兵打仗,一听后面家里刘玄称帝了,十分恼火,直言不讳地说:

    “本来发动大家起来打天下的,是刘縯兄弟,现在的这个更始将军算什么?”

    (“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

    他这话鲜明地表达了对联军内部矛盾的立场,和对刘玄一帮人的轻蔑。

    当然,这话传到刘玄他们那儿,他们自然十分忌恨。

    其实,这话也是当时大多数联军将士的真实想法,但是大家都不说出来,包括刘縯、刘秀兄弟,以及邓晨

    等人,也暂时认了。

    大家都能看透,由于政治生态环境太复杂、太恶劣,又都不说透。

    这正是与童话《皇帝的新衣》里一样的氛围,刘稷就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只是当时由于更始王朝草创,连个窝儿还没有,还有很多卖命出力的活儿要刘縯他们去干,刘玄等人没敢

    、也不方便暗算刘稷。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是必须立即解决刘縯的时候了!

    王匡、刘玄、朱鲔等人决定把圈套编大一点儿、把陷阱挖大一点儿,把这二刘一并毁了。

    有一天,刘玄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

    其实在更始王朝的干部职位名单中,并没有这个职位。

    刘玄他们搞这个任命,重在侮辱刘稷。反正王朝刚开张,什么事情也没有章法,包括人事任免在内,想怎

    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刘稷断然拒绝接受这个任命!

    刘玄等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于是,刘玄立即以抗命为由,亲自率领诸将和数千士卒来到刘稷的住处,把他逮捕,并下令斩首。

    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一个新皇帝发文件提拔一个干部,同时在职务名称上做点儿手脚骂他,

    这个干部不领情,新皇帝就立即大动干戈,亲自率军队来逮捕他,还要杀了他。

    这听起来像是个游戏,但的的确确是事实,是历史上记载确凿的事实。

    刘玄和他的操纵者虽然控制了联军大权,但由于能力水平实在太次,不仅粗活儿重活儿干不好,连搞阴谋

    诡计都很笨拙,把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杀伐搞得象小孩子玩儿过家家。

    刘縯一看自己的爱将就要无端遭此毒手,立即上前据理以争。

    刘玄等人也要这个效果!

    紧接着,朱鲔、李轶敦促刘玄,立即连刘縯一并逮捕。

    当天,刘縯、刘稷两位不可多得的旷世良将同时遇难。

    与别人一起暗算刘縯,是刘玄最有种的一次冒险。

    我们前面曾说过刘玄从家乡逃跑、诈死的历史,说来确实不太光彩。他当上一哥的这几个月,也都是在王

    匡、朱鲔、张卬等人的控制之下。

    他就象一个拙劣的演员,既胆小、也没有什么演技,又没有任何准备,被人一把推上了舞台,只好硬着头

    皮撑住。至于怎么演,还必须看那几个推他上台的人的脸色。他想晃几下,四肢僵硬,想说几句,舌头发直,

    紧张得满头大汗。

    这次搞阴谋,他终于憋足了劲儿,被别人手把手教着,把优秀演员刘縯给砍了!

    不过,刘玄以后将再也没有机会做这样大的动作了,他不久甚至连表演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这个丑陋的

    舞台不久就被人给拆了!

    刘縯被暗算事件,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典型案例,是贤愚错位现象的极端化。

    更始王朝通过这个事件公开表明,自己是个不想好的政权。

    首先,我们的政治目标就是争权夺利。

    虽然我们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王莽、复兴汉室,我们承诺到时候让大家过好日子,不好意思,那只是借口,

    你说是个幌子也行。只要能抢来实际的权力及其相关的利益,我们就会不择手段。

    我们把话说白了吧,为了自己,我们不光砍敌人,还经常砍朋友。

    其次,我们的干部使用原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什么是好干部?听话的就是好干部,我们不管他品德好坏、能力大小。

    什么?你说我们的高级干部中有人除了抢东西还抢女人?小意思,大家出来混不容易,乐一乐嘛。

    什么?你说刘縯是个好干部?你住嘴。

    当然了,刘縯也不是没有优点的,他是较早起义的老同志了,正是他缔造了舂陵子弟和三支绿林军的大联

    合,才有今天的局面。说他心眼儿好、能力强、功劳大,这都是事实。

    可是,他心眼儿太好,搞得我们象小人;他能力太强,搞得我们看起来很无能;他功劳太大,搞得我们都

    象吃干饭的。

    不过,他再这样搞下去,天下人都会认为他刘縯应该当一哥!

    你说,再不黑了他,能行吗?

    再说,刘秀他们在前方攻城池、打敌人,那儿太危险、我们不敢去;那活儿太重,我们拿不下!

    我们在后方闲着也急人呐!

    最后,你问我们有哪些夺取天下、治理天下的政策措施?

    很不好意思,我们这一阵子光想着搞阴谋诡计、暗算刘縯,还没有来得及考虑。

    同时,这个问题也太专业,以后让业务人员回答。

    刘玄在刘縯被杀后,立即任命自己的堂兄刘赐为大司徒,填补刘縯的空缺。

    这时候,刘秀刚刚告别新婚妻子阴丽华,乘昆阳大捷的余威,受命北上进击颍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