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大人之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添赵文华阳间之罪恶。

    虽然胡宗宪与首辅严嵩是师生关系,但深明大义,一切以大局为重的他,还是要考虑如何和赵文华这种人搞好关系而不致误了正事。

    因此,在与赵文华共事的过程中,胡宗宪显得异常谨慎,有时甚至行事圆滑,不惜委曲求全,也助纣为虐干了一些违心事,胡宗宪的谨小慎微,处处逢迎,终于令赵文华满意了。

    于是在一些大事的决断上也逐渐撤去掣肘,还对胡宗宪能力素质大大赞赏,在巡抚李天宠被害后,赵文华便大力推荐胡宗宪。

    不久,胡宗宪被擢升为浙江巡抚。

    当然,这都是在刻意逢迎、委曲求全中所得的。

    胡宗宪之苦,能有几人知晓?

    立有‘剿平倭寇’大志的胡宗宪,十分清楚大明朝堂党同伐异、颠倒黑白之祸乱对抗倭大业的巨大危害,更深知剿倭艰难,稍有差池必将限于万劫不复当中,尤其在亲眼目睹了朱纨、张经、李天宠三位忠臣的悲剧后,更看透了‘朝中无人’的无可奈何,更为不能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而痛苦。

    因此,若想彻底剿平倭寇,非需要一个清静无掣肘的环境不可,后院清净了,才能了无牵挂去干出一番事业。

    试想,你在前线打仗,朝堂中有人要弹劾你,以皇帝那愿羽化升仙不食人间烟火的猜忌任性,肯定会毫不犹豫下旨干掉你,你说你憋屈不憋屈?这时,若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朝中大佬为你出头,忽悠住皇帝老大,为你排除万难,心气顺了,自然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事后呢,顶多找大佬唠唠天,行行贿,表表忠心,自己在朝中的地位稳固了,毕生想干的大事业也有了,何乐而不为?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可又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一点?总以为两袖清风,忠骨铮铮,说什么‘己在做,天在看,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民。’,仅凭一腔热血埋头苦干,到头来万事皆空,一事无成.....何况还会因为自己的矜持蛮干而耽误大事。

    数千年的‘窝里斗’风格,早就形成了华夏朝堂的党争风气,为了政治理念,或者是为了利益,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而无地位无大佬罩着的人肯定是第一批出局的人。

    何为‘窝里斗’呢?

    俗话说:地域决定斗争范围。

    古代交通不发达,决定了人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不可能有更广阔的活动范围。

    例如,进行某项战争活动,比如总是吹嘘对外战争的欧洲,像什么某国与某国之间百年战争,对于华夏古代战争来说,其实就是十几个省在打仗,兵力机动过了头,就会像在欧洲一样跑到了所谓的‘外国’。

    因此,说是‘窝里斗’一点都不夸张,当然,成吉思汗他老人家是个特殊。

    灵台空明的胡宗宪可不是迂腐之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雄才伟略人物,他不会像那些标榜清流的书生文官,不屑于结交权贵,而是深刻认识到结交权贵对自己施展抱负的巨大机遇性。

    因此,为了抗倭大业,不得不选择委曲求全,委屈于被世人奉为宵小的赵文华。

    虽然朝中有老大严嵩罩着,但谁又能料到奸诈无比的赵文华背后会使什么绊子?

    他也看不起赵文华这样的伪君子,但他十分清楚赵文华颠倒黑白、假公济私的威力,他需要耳根清净的朝堂,更需要这个大佬的鼎力相助。

    委曲求全算什么?刻意逢迎又算什么?

    在抗倭大业面前,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他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可以完成毕生志向的大舞台。

    只要让我完成抗倭大业,让我失去生命都可以,更何况是稍稍丧失一些人格尊严。

    来日完成大业后,哪怕是被人误认为权奸,也是心甘情愿。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只求心安得,哪管身后事?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