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杂乱关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没有与大事件相匹配的身份地位之前-----别瞎操心。

    ................

    明朝的倭寇为什么难消灭?原来竟有高官勾结。

    明朝的走私基地-----福建。

    福建多山,可耕之地有限,步入明朝中期后,现存的土地不足以养活日益庞大的人口,头脑灵活的沿海百姓便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发展对外贸易,向大海讨生活。

    这种不为政府添负担,自发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为,不但没有被朝廷鼓励,反而因为违反大明“片甲不得入海”的祖训而被勒令禁止。浑不怕的人们只得将贸易转到地下,与东瀛、葡萄牙等商人勾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走私网络。

    而走私利润相当惊人,一年所得远超耕地,又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尤其是当地土豪,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田产,靠着耕读传家的传统,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并逐渐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福建人为主的小帮派,在朝,他们官官相护、党同伐异;在家,他们相互勾结,形成地方势力。

    眼看着搞走私的乡里乡亲都发财了,土豪们也坐不住了,决定“下海”一起干。通过土豪们的牵线,走私集团打通了官场,通过行贿、入股等方式将走私行为半公开化,势力蔓延到浙江地区。

    嘉靖初期,走私集团在浙江舟山的双屿岛上公开建立起了一个走私基地。双屿岛东西两面各有一座海拔超过250米的高山,两山中间有一块宽度超过20公里的空地,用于货物集散,一道南北走向的河流穿岛而过,船舶入港非常便捷,大量搞走私贸易的小商小贩集聚于此,逐渐形成了规模经济。

    1545年,一个名叫汪直的中年人乘坐葡萄牙人的商船来到日本。汪直原是安徽人,年轻时做盐商亏了本,无奈之下来到双屿岛讨生活,很快与当地海盗打成一片。汪直此次乘船来到日本,是受到当地藩主松浦隆信的邀请,前来商讨贸易问题。

    松浦隆信一直希望能与大明通商,无奈因为“宁波争贡”事件,大明对日本展开贸易制裁禁止日本商船来华。双屿岛走私贸易繁荣的景象让松浦隆信看到了希望,大明的商品在日本可是奢侈品,利润惊人。双方谈得非常投机,松浦隆信决定派三名日本武士协助汪直。

    就这样,汪直亲手将日本倭寇带进了国门。

    ..............

    于是,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了巨大利益网络,无数官员、地主牵涉其中,吴操之就是其中一个。

    严世蕃和罗龙文(严党之一,确系倭寇)是哥们,而罗龙文勾结倭寇,严世蕃也就与倭寇挂上了钩,他们聚集海匪,并企图里通外国,逃往日本。

    胡宗宪刻意交好赵文华,以完成剿倭大业,而赵文华为严嵩干儿子,系严党之人。

    更令人恐怖的是,胡宗宪大人是严嵩的学生。

    东南抗倭大业岂能少了胡宗宪大人?

    不管历史如何评价胡宗宪大人,但他老人家为华夏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可抹杀,这是对历史名人的尊重。

    这就是通晓后世历史的张明远为何小心翼翼了,虽然可能是平行世界的历史,但他也不敢随意扰乱历史,若不然,他就是历史的罪人。

    哪怕是在平行世界中,也不能任性为之,稍有不慎,将堕入万劫不复中。

    一连串,杂乱不清的社会关系,理不清乱如麻。

    若被监察御史们知晓了此事,被误认严党的一代剿倭英雄----胡宗宪怎么办?

    虽然是很无辜的心情,但他不得不考虑这件事的后果。

    上报,可能会牵涉到抗倭大业,更关键是会引起杀身之祸,惜命如金的张明远才不会傻乎乎这么做。

    作为穿越之人,自然有超出这个时代几百年的远见卓识,且能精准地把握住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事件,比如抗倭,历史上肯定是要成功的。

    因此,张明远决定在大明走一次钢丝----隐瞒此事,以待时机。

    打定主意后,很认真地与杜氏父子进行了长时间的会晤,在他苦口婆心的斡旋下,杜氏父子终于认清了利害关系,当场表示‘单凭张公子处置。’

    张明远这才放下心..........要不就白穿越了。

    还没玩够,就玩完,这不是他的理想。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